伴随着财务共享中心进入全面发展时,新技术新模式总是能够获得企业管理者绝大多数的关注,此外共享中心人员建设也成为运营考核的重点。共享中心成效越大,企业越希望共享中心稳定,并能成为企业的中枢神经,就此FSSC在访谈与调研中,除了信息化与创新外,重点关于了有关运营的经验,包括从人员组建方式,选人标准二方面分享。
无论何种岗位,选人是第一道门槛,每家企业对于专业、学历有不同的起点要求,客观而言,对于财务共享中心没有必要选择985、211的高校,甚至大多数的岗位专科、高职即可,学历不是重点关注的,能否有学习力,有创造力,有改变的行动力才是未来能够给共享中心带来生命力的部分。
以往财务选聘会关注性格、能力较多,比如稳定、老实,是否有此类的经验,价值观能否匹配,态度是否端正。而现在共享中心挑选人才对于学习成绩、经验并不过于重视,尤其是中基层岗位,完全可以按照标准手册执行,能力不重要。反而态度更被关注,能否有学习与改进的上升空间成为新的标准,共享中心是个变化的部门,是会成长的组织结构,能够绽放最大效能的共享中心,每个人员要能成为项目主导人,能够结合业务主动配合开发业务需要的新财务模式,能够走入前沿同时参与风险管控,传统对财务人员期望的特质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。
有没有沟通能力在走访企业里发现未必是必要条件,如果能善于沟通为佳,不善于沟通只要有意愿推动,足够坚持,同样能够帮助项目执行,也许方式是开会、表格、邮件。
文化是最近在财务共享中心里红火的追求,企业的文化就是老板的文化,就是老板的为人,企业的宗旨与价值观,那么财务共享中心呢,草率的拟订不如不要,共享中心的文化应该是能够符合团队特点的,年轻化的,符合整体集团发展规划下人员要求的,以形式主义而做不如不做,哪怕就是鼓励团队快乐与向上,只要确实是站在年轻团队的角度就会有效,而往往指定这些文化与要求的,多是管理者,不排除有迎合集团、总部、高层的喜好。
好的共享中心不是用钱,企业的背景留住人才,依靠的是给员工的成长、成就以及快乐,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,如果犯错了,是会立即告诉领导?团队犯错,立即开始解决,还是隐瞒,逃避或推卸责任,这个问题能够很好阐述当下的团队文化是否健康。
上述来自于企业、个人实际接触的心得总结,欢迎分享个人或企业运营、建设团队的心得。
本文作者:财格网络 陈莲 欢迎投稿
作者介绍:陈莲 财格网络总经理
FSSC共享服务中心专家。曾任CFO良师益友副总经理、负责安越CFO最佳实践研究中心、行动成功教育集团旗下研发团队五项管理首席知识官、数字管理之父尤登弘研发助教,为其整理过数本管理会计类图书;曾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近10年,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。自2012年起,一对一深入访谈了近300余位CFO、财务总监,专注于财务管理最佳实践、智能财务转型研究、并以此前沿内容延展于丰富的线上、线下活动,组织过数百场线上、线下活动,被戏称为“吃货版度娘”。
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源